【你我記憶中的不可不讀 — 鄭愁予】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首< 錯誤>,不只是耳熟能詳,甚至被改編成民歌,大家朗朗上口。 鄭愁予,自十六歲時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後,便創作不絕~ 即使平時不讀詩的人,也因課本的收錄和民歌的傳唱,對鄭愁予不陌生吧! 高中時曾因這筆名感到好奇,總不會是詩人自認「為賦新詞強說愁」吧? 好好地做了功課才知道,「愁予」的典故可是來自《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以及,辛棄疾〈菩薩蠻〉:「江晚正愁予,山間聞鷓鴣。」呢! 你記憶中的鄭愁予,是古典?是鄉愁?是塞北風光?還是鄉土情懷?
【你我記憶中的不可不讀 — 琦君】
溫柔敦厚,是琦君作品的風格~
無論是散文、小說,還是童書、繪本,
琦君的作品總是能在濃濃的懷舊中,感受和煦的溫度。
即使是「大小老婆之戰」,在琦君的<髻>中寫來,
仍然沒有深深的怨念,反而帶著暖暖的寬厚。
課文中的<桂花雨>、電視螢幕裡的<橘子紅了>
我們記憶中最暖心的琦君,你最喜歡哪一篇呢?
【你我記憶中的不可不讀 — 金庸】
現實生活中的不圓滿,總讓人渴望英雄的存在。
難以逃脫種種規範的束縛,便渴望如俠客般自由自在。
可還記得學生時代的我們,總是廢寑忘食地追隨俠客們的腳步?
就著小夜燈偷偷地和令狐沖一起血戰東方不敗;
受北喬峰的豪情壯語深深吸引;
張無忌勇闖光明頂,獨戰六大派時,我們也為之熱血沸騰。
那些個假日時光,和大俠郭靖論劍華山,為了黃蓉的古靈精怪會心一笑;
也難免為楊過與小龍女充滿波折的感情路搥胸頓足。
金老筆下的江湖,在我們的青春歲月裡,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帶給我們一場縱情任性的武俠夢。
【你我記憶中的不可不讀 — 三毛】
三毛的第一本書《撒哈拉的故事》也是大部分人認識三毛的
跟著三毛的生動文字,我們像是也生活在沙漠中,
身邊有一個大鬍子西班牙老公 荷西相伴,
一系列的散文集,帶著當時難有出國機會的台灣人,
徜徉在撒哈啦的沙漠中。
在三毛回到台灣後,寫過劇本、參與過專輯創作。
在今年的六月九號,
三毛、齊豫、潘越雲「三個女人的壯闊人生」演唱會就要演
即使三毛已逝世二十七年,我們依舊充滿想念,
想念那個披著長髮、穿著隨性、收藏完整駱駝頭骨的女人。
【你我記憶中的不可不讀 — 張曼娟】
從青春無敵的《海水正藍》走到人生半百的《我輩中人》。
中間穿插了飲食文學、旅行散文、古典小說與詩詞推廣、有聲童書。
張曼娟的筆跡,遍及各個年齡層、各種領域
也許和她從大學初戀走到中年時代;
也許在她深入淺出的書中,認識詩詞的美好;
也許隨著她走遍世界各地、嚐盡美食;
也許抱著孩子一起聽她溫婉的聲音說故事…
誰的書櫃上,沒有一本張曼娟呢?
你最喜歡書櫃裡的哪一本?
【你我記憶中的不可不讀 — 張曉風】
有一些作家,用一本本的著作,陪著我們從青春到中年
想起我們年輕時和朋友爭相傳閱
想起我們讀書時的苦悶、戀愛時的青澀、出社會的茫然
就像我一和母親提起 張曉風,
母親立刻想到《從你美麗的流域》
即使是不短的書名,她依然一字不漏呢!
你呢?說起張曉風,哪一本書立即浮現你的腦海中?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書 -- 鹿橋《未央歌》】
一九六七年九月,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未央歌》後,立即成為了暢銷書,歷久不衰。
彷彿每一個即將進入大學的、或身在大學校園中的學子,皆人手一本,我想是因為它的情調活潑明爽,以一種快意談人生理想,襯著我們一輩子最意氣風發、青春無敵的時候,豈不令人心神嚮往。
而書的最後,小童「笑了一笑,忽然心上覺出年齡陡然長了幾歲。自己不是小孩子了,兩肩上也有了那麼一種挑擔似的重量。這重量歇在肩上,又壓在心上,那麼體貼,那麼可愛,那麼擺脫不掉地誘導起一種責任感來。」
是否在讀完《未央歌》、在走過那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步入成年後的責任感,也就是這麼挑起來的?
你呢?再讀讀《未央歌》,是否也回想起了那個青春無敵的自己?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書 —- 席慕蓉】
自一九八一年七月,席慕容出版了第一本詩集《七里香》,她的詩陪伴著幾個世代的人,度過了生命中許多飽滿的時刻或幽微的缺口。
而這些詩,伴隨著每段人生的軌跡,總會帶來不一樣的震動,即使如此,詩的初心恆在,感動不滅。
如同席慕蓉自己所說「歲月如一條曲折的閃著光的河流靜靜地流過,今夜為二十年前的我心折不已,而二十年後再回顧,想必也會為此刻的我而心折。」
<曉鏡>
我以為
我已經把你藏好了
藏在
那樣深 那樣冷的
昔日的心底
我以為
只要絕口不提
只要讓日子繼續地過去
你就終於
終於會變成一個
古老的秘密
可是 不眠的夜
仍然太長 而
早生的白髮 又洩露了
我的悲傷
年少時讀來,很自然地為逝去戀情的傷感,然多年後再讀,卻深感對離去親人思念,這便是詩的魔力吧~
哪一首詩在你年少時貼近你的心,讓你心神蕩漾?
哪一首詩在你成年後撫慰你的魂,讓你魂牽夢縈?
讓我們一起吟詩作對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書 — 白先勇《臺北人》】
民國六十年出版的《臺北人》,集結了十四篇短篇小說,以「紀念先父母以及他們那個憂患重重的時代」為中心,譜出今昔眾生相。
白先勇在書前引錄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更是傳達了他對今昔相比下的蒼然。
我讀過最多次的,大概是<永遠的尹雪豔>了。
隨著「尹雪豔便換上輕裝,周旋在幾個牌桌之間,踏著她那風一般的步子,輕盈盈的來回巡視著,像個通身銀白的女祭司,替那些作戰的人們祈禱和祭祀。」彷彿跟在尹雪豔身邊,看盡了年邁的吳經理、先生外遇的宋太太、迷上尹雪豔而性情大變的徐壯圖等等人物的人生。
而在徐壯圖的喪禮上「尹雪豔行完禮後,卻走到徐太太面前,伸出手撫摸了一下兩個孩子的頭,然後莊重的和徐太太握了一握手」接著「踏著輕盈的步子走出了極樂殯儀館」對於尹雪豔坦蕩超然的態度,我總是感到一陣歎然的佩服。
你呢?這十四篇中,那一篇在你的腦海裡刻下最深刻的印象?哪一個角色讓你感到感嘆、感動或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