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隨筆_我為什麼要開書店?(第二回)

2018_01_04

【書房隨筆_我為什麼要開書店?第二回】

很久很久以前,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後,籃城書房成立以前,有一段時間我在家裡找不到適合閱讀的空間:書桌上堆滿了待完成的工作,也有收據發票等雜物;長長的餐桌本來很好用,不幸的是冰箱就在附近;客廳更糟糕,茶几和沙發的配置讓我的五十肩惡化,更別說還有一旁雖沉默,卻很有誘惑力的電視。臥房?我好不容易才起床離開那裏的啊!那我還可以去哪裏閱讀一本書?去咖啡館有點矯揉造作,尤其是我已經擁有大媽的外觀了,年輕時這樣的打扮叫隨性,老了就叫隨便,可能不太搭咖啡館的時尚風景。去圖書館?去辦公室?這些地方對我來說都太正經八百了,而且,我就是想在一個像家裡一樣舒服的地方讀書啊,最好是可以沉浸一下午,或是可以東看西看亂七八糟胡看一氣。旅行時如果找到書店就會很開心。買一本書揣在懷裡帶回飯店,晚上吃過飯後回到房間,把腳搭在床上,一燈一椅一酒一書,字裡行間暢快愜意。

閱讀的樂趣之一是讓你享受孤獨,因為閱讀完全不需要展現自我 (和在臉書上貼文是兩個極端),甚至可以忘我,讀完再說。我是一個閒不來的人,好事,身上永遠攬著事情,對於完成任務,有莫大的熱情。而閱讀顯然是個平衡壓力的好方法。即便要做的事很多很多,但每天不懈怠地讀一些文字,翻閱幾本書,賞玩每本書的花容月貌、穿行在作者密密編織的故事裏,像這樣的閱讀時光常讓我覺得從容、優雅、有餘裕,這是一種我喜歡的生活態度。對於操煩二、三十年的中壯族,當兒女逐漸長成離巢,我特別建議重拾書本,給自己一些自由自在的閱讀時光。讀對了書,你會感到莫大的快樂。這種快樂沒有別人能給你,只有自己能體會。

有一些書,讀了會讓你知識淵博、說話有趣,看到世界的多樣性和挑戰性;有一些書,讀了會豐富你的人生閱歷,理解悲歡離合,進而深化同理心。籃城書房的選書大體上也是跟著這樣的想法路線走。偶爾,也選進一些功能性的書,也許可以滿足來書店的某些讀者的要求。當然,社區書店該有的也要有,好比完整呈現地方文史作家的著作;該做的也要做,例如陳列獨立出版品。

獨立書店是一個奇妙的空間,它不像麵店,去了就是付錢吃麵,走時銀貨兩訖。也不像博物館,看了好多展品,一天下來都不會跟博物館員聊到天。書店的開放性和強烈企圖透過選書來媒合人與書的邂逅這個舉動,很難不讓來書店的尋書人和選書人產生共鳴,進而突破陌生的藩籬,衍生出人與人的互動。基於這樣的信賴感,獨立書店費心打造的閱讀空間遂成為一段時間內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與似熟悉又陌生的他人在同一個時空裡共處,這畫面常令我深思。〜待續

相關文章

牆面故事

2018年夏天,獨行俠走進佛羅倫斯的百花教堂,暌違近30年,彩繪窗映在獨角獸臉上,眉眼間透出跨世代的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