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7_29【書房隨筆】談獨立人格的培養

31 7 月, 2019 嘿媽

籃城書房的民宿很適合自駕出遊的小家庭,幾年接觸下來,依其親子相處模式很明顯可以看見兩種對比端:其中一種的對比端是獨立型vs. 黏著型。獨立型家庭的小孩可以自處,書店裡有故事書,有創意牆,甚至還有益智玩具,進到書房後孩子們就忙不迭地玩起來,爸爸媽媽搬好行李後再來叫他們就可以了,他們的字典裡沒有分離焦慮這個詞。

另外一端是黏著型,黏著型家庭的小孩從頭到尾都要跟爸媽黏在一起,纏著爸媽趕快辦好入住,催促爸媽趕快搬行李,盼望著爸媽忙完後好陪他們一起玩,但通常做爸媽的有許許多多這趟出門要走的行程,所以最後也沒空坐下來和他們一起玩,大家倉促地又離開去下一站了。

獨立型的家庭,父母親和小孩的時間平行進展,各自進行後,做爸媽的往往還有餘裕,可以好整以暇地瀏覽書店,欣賞小孩創作。黏著型的家庭,往往耗費許多互相等待的空白時間,在一起的時間雖然較長,但時效較差,因為在相同時間內完成項目少,成就值較低。

另外一種對比端會出現在話語權上:好比早餐時詢問飲品選擇,有一些人,包括孩童,都可以有聆聽的能力並被授權自行回答,所以即便是三歲小小孩,也可以自主的點牛奶或果汁,並確信這是對的選擇。與此相反的是有一些家庭需要轉譯,有時需要為首的爸媽複誦一次,才能聽懂;有時候聽倒是都聽懂了,但顯然沒有被授予對外發言的權利,所以仍然對有發言權的家長點餐,再由家長統一對服務員回應。

有一種中間情況也蠻常出現的,就是個別已對服務員回應,但家庭裡自認擁有話語權的人會跳出來統整,確認點餐無誤。這兩類家庭不能簡單歸類為民主型和極權型,因為我觀察到,會點爸媽應該不會同意的飲品的小孩通常是沒有話語權的小孩,私下揣測原因之一是他們不必自己評估情況,反正只要獲得爸媽的許可就好;其次是他們需要經常測試爸媽的底線,以確認自己的位階是否已有所變動。

被授權的小孩會很在乎擁有家長的信任,不會輕易去破壞這出自信任的授權。場景往往是小孩信心十足地回答,家長在旁傾聽,然後給予讚許的回應。而未獲授權的小孩經常既不正視服務員也不看家長,隨便哼了一個答案,果不其然立刻被否決,然後法定代理人以負責的態度為他點了一杯正確的飲品。拜託,不過是點一杯飲料,也無法建立共識,授權給孩子嗎?當孩子脫離你的視線後,你對他的作為有信心嗎?

我的小孩第一次決定獨自到香港轉機去德國參加夏令營時是13歲,多年後有一天談到這個經驗,他問我「你知不知道,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做得到?」我的回應也讓他很無言,「你知不知道,不是所有的小孩都做得到?」

閱讀讓他的視野擴及到全世界,而英語能力讓他具備全球流動性。當小孩跟我提出他想自己出國旅行時,我雖然心中忐忑不安,但決定支持他,賭性堅強地相信一切都會順利,萬一萬一真遇到狀況再來想辦法解決。讀者可能不難想像,我承受的最大壓力完全不是來自擔心他的安危,卻是親朋好友的質疑,問我怎麼能忍心放手讓「那麼小」的孩子自己坐飛機、自己過海關、自己等行李、自己到陌生的國度、自己…。套句兒子當年說的話:「請問,這有很難嗎?」

我忍得下心放他單飛,因為我相信他除了膽子夠大,也有本事處理路上遇到的問題。我如果已經把我能教給他的都傾囊相授了,沒有理由說他不能單獨行動。再說,13歲也不算小了!當然,我不得不說,在很多人的心裡,孩子永遠都是「小」的,不管是20歲還是30歲,但這從來不是我的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為什麼放心不下?為什麼害怕放手?

很多人告訴我因為社會很黑暗,有壞人,暴力充斥加上馬路如虎口等等,萬一沒保護好孩子,屆時後悔莫及。我只能說,這證明了,很多人都是嚇大的,沒有顧好孩子,做爸媽的難辭其咎,所以孩子放在身邊,少吃點苦便是平安幸福。然而,並非每一個人都能滿足於平淡生活,如果孩子對探索世界充滿熱情,我還是會支持他去創造精彩人生。

獨立人格並不等同於自信心。後者植基於對自己的省視與評估,但前者透過個體與他人或與群體的互動關係而後形成。相較於歐美文化背景的孩子,台灣的孩子通常較遲才擁有獨立人格。近幾年很多人談國際觀,我想除了文化自信和外語能力之外,擁有成熟的獨立人格也是作為國際公民的必備元素。